关于赴泰州 湖州 无锡学习考察不动产登记改革经验情况的报告


2018-08-09
       为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促进我市不动产登记改革工作进一步提速增效,按照市局领导批示精神,7月16日至20日,局领导徐承军副巡视员带队,不动产登记局(地籍处)、登记中心、信息中心、测绘院、东湖分局、黄陂区局赴江苏泰州、无锡以及浙江湖州三地学习考察,通过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实地考察、感受体验,与当地国土部门就不动产登记改革以来三地对品牌建设、场地窗口建设、人员管理、服务创建、智慧化服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学习。现报告如下:
       一、调研情况
       泰州市在国土资源局内设不动产登记局,成立土地储备和不动产登记中心承办业务,共设有9个正科级科室,3个副科级分中心。市区从业人员98人,共设服务窗口61个,办公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立了王广华副部长赞誉的“泰州模式”,打造了“泰顺畅”服务品牌,开启了国土、税务“同见一面”、房产交易“不再见面”新模式,登记实现60分钟出件。
       湖州市在国土资源局内设不动产登记局(地籍处),成立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内设6个科室,2个分中心。市本级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置1个不动产登记服务点,区吴兴区和南浔区设2个服务点,市区从业人员84人,创建了“最多跑一次 服务零距离”品牌,推出了“一网受理、集成服务”模式。
       无锡市在国土资源局内设不动产登记局(地籍处),将原房屋产权监理处更名成立无锡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内设12个业务部室,中心从业人员160余人。全市共设38个不动产登记服务点(市本级、各区分中心、各街道国土所),其中A类(全流程业务,包括交易、登记、缴税、水电气等延伸服务)8个、B类(半流程业务,纯登记类型)30个,各网点服务半径辐射2-3平方公里,推出了锻造不动产登记服务能力的“四全服务”和“四大工程”服务品牌,还主动邀请水、电、气等部门入驻不动产登记服务场所,作为延伸服务,一并为百姓办理过户手续,努力做到百姓“最多跑一次”办更多的业务。
       考察地在不动产登记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牢牢抓住便民利企宗旨,下大力气改革创新,并借助创建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窗口契机,广泛宣传,打造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江浙不动产登记模式,经验值得深入学习,主要特点如下。
       (一)思想解放抓落实,改革力度大
       三地省、市政府不动产登记改革制度落实力度大,国土、房管、税务等部门思想解放,档案资料、人员全面移交到位,交易、缴税、登记实现业务联办,财政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改善服务大厅软硬件设施,将不动产测绘、调查、劳务外包人员等作为政府购买服务,一并纳入财政预算,足额保障。
       (二)夯实基础促创新,改革推进快
       一是数据清理整合程度高,地籍一张图建设完善。江、浙两省在2012年就举全省之力,着手启动存量数据清理整合,至2015年启动不动产登记时,全省绝大部分市、县数据清理整合完成率达70%以上,有的地区完成95%以上才启动证书颁发工作;三地还通过日常数据积累,早已建立权籍(地籍)一张图,实现带图审批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二是优化政务环境,改善办证体验。泰州、无锡均在不动产登记中心建设了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湖州将不动产登记窗口派驻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有整层的服务大厅。三地的不动产登记办公场所宽敞,环境舒适,窗口设置规范,后台办公场所宽阔,百姓排队等候时间较短。三是细分类引分流,避免窗口拥堵。按照事项难易程度,细分窗口设置,如设立“疑难问题处理窗口”“公证机构窗口”“不见面审批(服务)专窗”以及A、B类(全业务、部分业务)窗口类型。泰州市将国家要求的申请受理表格与询问记录表单合二为一,无锡、湖州将大部分登记事项审核层级降为一级。有效避免了窗口拥堵、群众等待时间长和疑难问题答复不一致问题。四是统一不动产测绘标准,解决房地规测绘不一致。浙江省已制定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和竣工综合测量技术规程,统一了规划土地房产测绘标准,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五是窗口考核有新招,绩效管理有效。江、浙两省是全国事业单位改革较彻底的地区,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对登记机构的人员核定既限定编制数量还控制了编外用人数量,三地在执行过程中严格用人数量,制定了窗口日常管理、绩效考核等制度,定期开展考评,绩效金额与岗位挂钩,向一线倾斜。
       (三)多方借力创品牌,改革效果好
       一是广开渠道,化解窗口压力。泰州市在银行设置便民服务点;无锡市将窗口延伸到乡镇国土所,群众就近办证。发挥房产中介、开发企业力量,宣传登记政策,指导表格填写、基础性网上申请数据录入,多渠道多方式分流办证,减轻窗口压力。二是结合党建,促品牌。泰州市开展“我是党员、为您服务”亮身份、树形象活动,把党旗插在服务窗口一线,开展登记窗口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湖州市推出了“为民服务、党员在先”党建品牌,将党支部建立在不动产登记窗口;无锡市在政务窗口设置了党员示范岗,党员佩戴党徽上岗,亮身份,树形象。
       二、对我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启示
       三地在不动产登记改革中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有些我市前期已完成,有些措施还在讨论筹备中。江、浙两地在不动产登记改革中你追我赶的拼搏劲头值得我们学习。下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持之以恒在优化流程、缩短服务时限,提升百姓办证获得感等方面下功夫,密切关注和改进窗口作风建设,为百姓不动产安全保驾护航。
       一是信息为基,推进数据共享统筹。加快存量数据清理整合进度,尽快使清理整合成果运用到日常登记工作中,提升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尽快建立与银行机构之间的专线网络,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引导涉金融服务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分流;优化和提升不动产登记管理信息平台,让平台运行更稳定,数据提取更便捷。
       二是提减并举,更新规范提效能。对照“放管服”以及周先旺市长“持续优化不动产登记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进一步提升服务满意率”的要求,全面梳理收件清单、理顺流程、提高收件和审批效率,对无法律依据的一律取消,对信息可以获取的一律共享取得,不再要求重复提交,为窗口、群众减负,缩短收件时间、缩短群众等待时间,提高效能。
       三是开拓思路、加快推出新举措。探索推动“自助办”,研发不动产自助服务设备和业务流程;探索建立“无休    办”,继续优化不动产登记网上预申请模式,实现24小时不打烊。探索“就近办”,以黄陂区作为试点,发挥乡镇国土所力量,探索服务窗口延伸到乡镇;探索“不见面办”,以东湖风景区作为试点,开展不见面不动产服务。
       四是统一标准,解决不动产多头测绘问题。综合不动产登记与测绘行业管理需要,主动作为、以我为主,尽快启动武汉市规划、土地、房产联合测绘标准制定,建立权属调查与房产测绘、土地测绘统一衔接工作机制,推行“一次测绘、一次权调、多家认可、多方使用”。
       五是提档增效,全面提升窗口设置品质。加大与市区政务中心沟通协调力度,在窗口设置、办公场地安排、便民设施配套等方面争取更多的保障,尽可能为百姓和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办事环境;在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政务大厅摆放相应的宣传展板,办事流程上墙。科学细化不动产登记综合考评体系,建立不动产登记从业人员绩效考核指导意见,各区配套出台评分细则。
       六是打造品牌,树立武汉不动产服务良好形象。发挥好“陈慧丽纸条姐”品牌效用,在全市不动产窗口设置“学习陈慧丽示范岗”,开展不动产争优活动,将“陈慧丽示范岗”打造成全国叫得响的武汉品牌。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亮身份、争先锋、作标兵”活动,增强凝聚力。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主流媒体、自身新闻媒介宣传,为不动产登记工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武汉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维护 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联系电话:027-82862106
鄂ICP备17027776号-2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