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审批服务“三办”改革工作要求,努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理时限最短、服务环境最优,武昌不动产登记窗口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在中心城区率先试行不动产交易登记“并联受理”新模式,实现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一个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核、信息互联共享,实现“一次取号排队,一次提交材料,一次完成受理”,群众的获得感显著增加。
重构登记服务流程、增强群众获得感
从
建立联合攻关机制、集成业务审批事项
为实现这次窗口整合,前期,省国土资源厅徐振坤副厅长亲赴现场召开协调会,明确任务和实现路径;市国土规划局徐承军副巡视员多次调研整合事项;武昌区委张幸平书记、武昌区政府常务副区长王继德、副区长胡剑等区委、区政府领导也多次召集政务中心、房管、国土规划等部门联席会议,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窗口整合,确保房产交易、不动产登记、税收缴纳无缝对接,真正做到了“进一家门,到一个窗,办多种事”。
实现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并联收件后,凸显了四个方面特点:一是从办证流程上看,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的流程经过整合后,更加简便、清晰。过去需要单独、分别办理,现在可以交叉办理,一次完成。二是从办证时间上看,缩短了企业和市民来回、分别跑的次数。以前办理存量房买卖要跑多次,整合后,只要资料齐备、符合登记条件的,最多只需跑两次就行了。三是从办证秩序上看,市民排队取号的次数大大减少。过去在房产交易环节一般要排4次队,不动产登记环节一般要排3次队,现在整合后,一般情况下排3次队。四是从审核环节上看,减少了重复审核的次数。窗口整合前,房产交易与不动产登记是分别收件、分别提取信息、分别审核;整合后,由于房产在前,部分资料已经经过审核,不动产登记部门在审核时就无需重复审核,从而节省审核时间。
“窗口缩短距离,服务延续真情”。武昌不动产登记窗口始终坚持服务群众、便民利民的初衷,以此次窗口整合为新的起点,持续创新便民服务举措,如:建立开通网上预约预审平台、升级微信公众号落宗功能,引入“互联网+收费”系统等,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让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武昌国土规划分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供稿)
u 不动产登记小故事
原来,6月15日下午17:20分,一名在外地务工的办事群众因资料不全,直到下班都没办完房产交易手续,第二天他就要返回工作地点了。
看到这名群众很懊恼,窗口负责人主动上前询问,了解情况后,安排窗口延时服务为其受理了登记申请。但此时收费和邮政快递服务窗口已下班,卡在这最后一步让他更觉烦躁。此时,江韦希主动向对方提出,第二天帮其办理缴费和邮政快递服务手续。听到这个消息,该男子的烦躁情绪一扫而光。于是第二天就出现了前面那一幕。
听到这,小刘向江韦希表示,可以直接为其办理缴费和邮寄手续。“不了,”江韦希说,“我和大家一起排队就行。
这里的“叫号声”很温暖
“3015号同志请到12号窗口办理业务,3016号同志请到18号窗口办理......”和以往的不同是,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于叫号机的广播,而是“人工叫号”。
窗口负责人立即开展应对措施。首先安排工作人员对办证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同时联系政务中心服务科,安排安保人员疏散指引排队群众。然后以人工叫号方式指引办证群众按照号,每10个号站在一个窗口排队办证。
为了使每一个办证群众能够听到自己的排队窗口,工作人员用上了小喇叭,通过人工叫号,保证了办证大厅办证登记的顺利进行。
我们为您提供贴心服务!
“您好,我们是不动产登记江岸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今天我们特意上门为您服务”。
4月初,一位老人由子女推着轮椅前来不动产登记江岸分中心咨询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由于老人行动不便,资料不齐,买卖双方也没有全部到场等原因,无法正常完成办理。见此特殊情况,不动产工作人员主动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主动上门服务,为其办理该业务,暖心举动受到老人全家赞扬。